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学习宣传贯彻《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》 > 论述精神

【打印】

【字体:

《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》|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,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环境(4)

发布日期:2025-03-08 信息来源:

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。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,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,其中不少环境问题影响甚至严重影响群众健康。老百姓长期呼吸污浊的空气、吃带有污染物的农产品、喝不干净的水,怎么会有健康的体魄?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,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。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,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,要正视问题、着力解决问题,而不要去掩盖问题。群众天天生活在环境之中,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掩耳盗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。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,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文件、提出了明确要求,而且组织开展了环境督察,目的就是要督促大家负起责任,加紧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。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,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,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、调查、风险评估制度,重点抓好空气、土壤、水污染的防治,加快推进国土绿化,治理和修复土壤特别是耕地污染,全面加强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,综合整治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问题,全面整治工业污染源,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。

  《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》(2016年8月19日),习近平《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148-149页

 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,发挥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,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,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,建设健康、宜居、美丽家园。要在农村来一场“厕所革命”,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。要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,形成健康社区、健康村镇、健康单位、健康学校、健康家庭等建设广泛开展的良好局面。

  《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》(2016年8月19日),习近平《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149页

  公共安全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要贯彻食品安全法,完善食品安全体系,加强食品安全监管,建立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协作机制,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,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,让人民群众安心、放心。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健全公共安全体系,加强安全生产工作,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,促进道路交通安全,推进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,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,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。要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,主动预防、控制、应对境外突发公共事件。

  《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》(2016年8月19日),习近平《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,第149页

  “发展体育运动,增强人民体质”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。希望同志们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,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,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、更快、更高、更强,提高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能力,有力带动群众体育发展。希望同志们充分认识体育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,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普及全民健身运动,促进健康中国建设。

  在会见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(2016年8月25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6年8月26日

  人生幸福快乐,强身健体十分重要。中国是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,体育是重要的社会事业,也是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。我们申办北京冬奥会,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,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。

  在河北张家口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时的讲话(2017年1月23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1月24日

  良好人居环境,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,一些农村“脏乱差”的面貌必须加快改变。要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,明确目标,落实责任,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、生活污水治理、村容村貌整治,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。这要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成果。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,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生活品质,要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,不断抓出成效。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,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,标准可以有高有低,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。

  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》(2017年12月28日),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第二卷,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,第91-92页